护国元勋——蔡锷

2018-04-16 15:11:00 来源: 人民网-人民日报 作者:

  漫步在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的林荫小道上,远望蔡锷故居,它背靠蔡家山,坐东朝西,三间正房带一间小侧屋,结构保留着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建筑特征,为悬山顶土砖、上盖小青瓦、单层的普通农舍。这里曾经是蔡锷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。

  “废旧制蔡公去矣,正气昭昭怀典范;开新业锷刃存之,雄心勃勃展鸿猷。”跨过这座石牌坊就进入了蔡锷乡,它不仅起着划分地界的作用,还代表着人们对革命先驱蔡锷将军的无限怀念。蔡锷乡原名蒋河桥乡,上世纪90年代人们为纪念蔡锷改名为蔡锷乡,而后村民修建了这座石牌坊,供后人观瞻。

  在蔡锷故居工作的讲解员廖文婷说,蔡锷将军是从湖南邵阳走出去的著名讨袁护国、再造共和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毕生致力于救国救民。他在政治和军事上才华横溢,善于把握时局,富有胆识和谋略,可惜英年早逝。

  蔡锷(1882—1916),原名艮寅,字松坡,湖南邵阳人,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,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民主革命家。

  蔡锷年少求学时忧国忧民、奋发图强,13岁中秀才,15岁入湖南时务学堂,17岁赴日留学。1900年,蔡锷回国参加唐才常发动的自立军起义,起义失败后,复返日本,改名为锷,入成城学校习军事,立志流血救国,于1904年冬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,与蒋百里、张孝准并称“中国士官三杰”。

  归国后,蔡锷先后在江西、湖南、广西、云南编练新军,整军经武,培养军事人才,为反清革命殚精竭虑。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,他在云南积极响应,发动和领导了昆明新军“重九起义”,一举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,并被推举为云南军政府都督。督滇期间,蔡锷在维护云南及其周边统一和稳定的同时,领导军政府在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教育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具有民主革命性质的改革,对于推进云南经济社会的近代化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。

  1915年,袁世凯复辟帝制,蔡锷为四万万人争人格,救国于危难,毅然与唐继尧、李烈钧等在云南举义,兴兵讨袁,并抱病亲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,率兵赴川南与袁军顽强作战,最终迫使帝制取消,共和恢复。蔡锷也以再造共和之殊功,被誉为护国元勋。

  护国战争结束后,蔡锷任四川督军兼署省长,致力治川,但因喉疾加剧,赴日就医,1916年11月8日病逝于福冈医科大学医院,年仅34岁,次年4月12日,被国葬于岳麓山,为民国国葬第一人。

  “蔡锷将军的一生短暂而辉煌,他注意辨别政治风云,顺应历史潮流,投身革命运动;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。他既继承了勤奋、俭朴、清廉的传统美德,又深受西方先进思想浸染,竭尽毕生心血捍卫民主与法治,不惜献出生命。”研究蔡锷将军史料的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曾胜程评价说。

  如今,蔡锷将军去世已有102年,蔡锷故居周边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每年前往谒拜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。据介绍,2006年,蔡锷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也是湖南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省级全民国防教育基地、省级红色旅游景区(点),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约30万人次。(新华社长沙4月13日电 记者陈文广)

  网友留言

  网友“中学生”:蔡锷将军的一生虽然短暂,但他竭尽毕生心血捍卫共和,不惜献出生命。永远不能忘记先烈的功勋!

  网友“爱我中华”:“废旧制蔡公去矣,正气昭昭怀典范;开新业锷刃存之,雄心勃勃展鸿猷。”向蔡锷将军致敬!

  网友“陈永年”:没有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,就没有中国的站起来、富起来、强起来。前辈先烈们,安息吧!我们会努力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。我们会努力学习,你们是我们的榜样!

  网友“清流”:革命烈士们,我作为祖国新一代的青年,向你们奉上最崇高的敬意!又逢清明花开时,对君缅怀敬意致,敬愿九泉得安息,学君奉献为国家!

  ——摘自人民网·中国共产党新闻网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8年04月14日 05 版)

初审编辑:魏鹏

责任编辑:孙华飞

推荐阅读
相关新闻